• 当前位置:有趣吧 > 新闻频道 > 图文新闻 >
  • 

    彭宇案5年后真相,真相总是来得太迟!(2)

    栏目:图文新闻 ┊ 发布时间:2016-04-13 09:42 ┊ 来源:www.youqu8.net

        最近几年,“彭宇案”又逐步成为承载公众舆论道德焦虑的标志性事件。在道德焦虑中解读此事件,有些人做的的确有些过分。去年徐寿兰去世,网上就出现了一篇《“南京徐老太”终于死了》的帖子——其实,无论徐寿兰和彭宇是否相撞,徐寿兰这个年迈之躯都不可能承受社会道德滑坡之重,哪有何必对一个过世的老人恶语相加?
    “彭宇案”后,只要一有青壮年和倒地老太太发生纠纷的事件发生,有些舆批评就习惯性指向倒地老太太——貌似在“彭宇案”后,所有慈祥的阿婆和亲和的邻家大妈只要一倒地,就变得面目狰狞可憎起来。
       为什么不在当事人徐寿兰还健在时公布真相?在“彭宇案”后的5年时间里,当“彭宇案”受到一次次的重复误读时,为什么不公布真相?误读止于真相,真相是引导舆论的方向。只有在真相扑朔迷离的情况下,各种误读的舆论才会像抢购打折商品的人群那样,一哄而上。
        南京彭宇案,是2006年末发生于中国江苏南京市的一起引起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。一位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,之后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,并将其告到法院要求索赔。彭宇表示撞人的不是自己,自己只是好心扶了老太太,但是最终还是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。“彭宇案”在审理期间就出现了偏离事实真相的报道和舆情,最终形成判决结果与公众认知的巨大反差,南京彭宇案件的最终判决结果使得民众们一度对道义失去了信心。不过,在5年之后,彭宇案的真相终于被公布于众。而在这5年中,彭宇的生活也受到不小的影响,人们对此事怎么看待的呢?在一审判决中,法官根据“日常生活经验”和“社会情理”分析,彭宇“如果是见义勇为做好事,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,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”;彭宇“如果是做好事,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,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,然后自行离开”,但彭宇“未作此等选择,显然与情理相悖”。
     2/3    1  2 3 下一页 尾页
    更多关于 的图片